主页 > 新闻动态 > 中心新闻
人才招聘
中心新闻

12.8万公里转运路 沈阳急救人讲述负压车里的故事

来源:未知        浏览:24894 次        发布:2020-04-20
近一个月,12.8万公里,185例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转运。一次次凌晨出发,一例例外地转运,安抚焦躁不安的疑似患者,抬起体重200余斤的确诊患者……“零差错、零事故、零感染”,在抗

近一个月,12.8万公里,185例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转运。一次次凌晨出发,一例例外地转运,安抚焦躁不安的疑似患者,抬起体重200余斤的确诊患者……“零差错、零事故、零感染”,在抗击疫情的“最前线”,沈阳急救中心的“车轮”从未停过。2月25日,记者走近这些可爱可敬的沈阳急救人,听他们讲述负压急救车里的那些或惊心动魄、或温暖动人的故事。

急救人的“传统”:风险高的任务 “领导”率先上

急救人的抗疫“车轮”,从1月17日就开始了转动。当天起,沈阳急救中心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,全体干部、护士长、司机班长取消外出和休假,在各自岗位24小时备勤,全体急救人员24小时开机。紧接着,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全员培训开始了,尤其是对应急保障队员个人防护知识培训反复进行了多次,这是沈阳急救中心战疫“零感染”的前提保障。

1月17日-20日,急救中心抽调了全市13个分中心的站长、护士长、司机班长等人,集结45人、负压急救车15台,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转运第一梯队。在沈阳急救中心和平分中心站长陈铁强看来,这是急救人的传统:“虽然我们站长、护士长平时一般不需要出诊,但遇到有传染性的、危险的任务,我们得率先上阵,这是必须的。”第二、三梯队共计111人也同时进入备勤状态,必要时随时启动。

难忘的第一例:凌晨出诊 他一路帮患者“话疗”

1月22日,第一个疫情转运任务的通知电话,打入了沈阳急救中心社会急救科科长黄来的手机中。“当天凌晨,零点刚过没一会儿,电话来了。沈阳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,需要从市四院转运到市六院。我、护士长李飞妮、司机班长常家军三个人组成的转运小队,穿好防护装备,立即出发。”黄来说。

“见到第一例患者时,能明显感觉到,他挺紧张、挺焦虑的。其实我们自己也紧张啊。”黄来说,“患者的症状不重,就是发烧,但毕竟是全国关注的新型病毒疫情,而且是在蔓延初期,谁也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。”转运路上,黄来一直在想办法开导患者:“我告诉他,一般来说,病毒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只要及时治疗,治愈率还是很高的,尤其是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康复更快一些。况且沈阳医疗资源这么丰富,好好配合治疗应该没问题,相信他很快就会痊愈的。”听了黄来的话,患者明显放松了不少,紧张的情绪一点点被缓解了。而黄来带领的转运小组,在结束任务并进行一个多小时的洗消后,已经是凌晨3点。短暂休息了3个小时后,他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……

陈铁强的“第一例”任务则在大年初一清早到来:“那天我还睡着,突然接到电话,有一个铁岭西丰县人民医院的确诊患者,需要我们用负压急救车协助转运到铁岭市中心医院。”疫情就是命令,陈铁强赶到单位,穿起三层防护衣物,戴上三层手套,套上两层鞋套,护目镜戴久了头像中了‘紧箍咒’一样疼。数九寒冬里,转运队员在防护服里汗流浃背,到达目的地一下车,三层衣物又瞬间被寒风穿透,冰冷刺骨。“最怕自己感冒啊!”陈铁强说,“说实话,从除夕到现在,我都不敢回家看一眼脑血栓瘫痪在床的父亲。我父母都80多岁了,身体本来就不好,我天天接触患者,就怕万一感染了又传染给家人。”

最艰难的转运:星夜护送一位200余斤的患者

这一个月来,黄来已经参与了十七八次疑似和确诊患者的转运任务,24小时连轴转,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。而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转运,毫无疑问是那一晚深夜奔赴盘锦。“2月1日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,我们到了盘锦市传染病院,准备将2名确诊患者转运到沈阳集中救治中心来。可当时我们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——其中一个患者体重达200余斤,而且病情较重,医院又没有无障碍通道,怎么把患者从病房抬出来?”当时天色已晚,当地照明条件不足,视野较差,院内地面也凹凸不平,担架车推行都不安全。沈阳派去的两台急救车6个工作人员一起动手,小心地将患者扶上轮椅,推到医院楼门前台阶旁,又把车载担架放在台阶下面降低高度备用。大家齐心协力,终于将患者平稳送入急救车医疗舱内。

可是,医护人员发现,患者因情绪紧张,且经过搬运耗能增加,开始感觉到呼吸困难加重,呼吸频率明显增快。护士长李飞妮快速连接氧气面罩,遵照医嘱给患者进行了高流量吸氧,并将心电监护连线、血压监护袖带、指氧饱和度监测端迅速连接到位,并配合黄来将负压隔离担架密闭,启动负压装置。“负压隔离担架看起来就像一个‘太空单人舱’,启动后里面的含氧量较高,患者感觉上会比在普通病房里呼吸还顺畅一些。”黄来说,队员们途中密切观察着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,还不停安慰患者,减轻其躺在狭小空间里的心理压力,患者情绪终于逐渐稳定了下来,患者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,各项指标向好,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。历经150公里、超过1.5小时的车程,患者终于在当天夜里21时30分安全抵达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病房。

最温暖的陪伴:交流全靠喊 也不能停止安慰

疫情不止,车轮不停,这是沈阳急救人的无声誓言。转运队里的每一个人,不但在争分夺秒为患者救治抢时间,而且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向患者传递温暖。铁西一分中心站长吴波,见到自己转运的第一例确诊患者时,发现患者十分惊恐、忐忑,便主动上前握住患者的手,“那一刻她全身颤抖,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,像拉着救命稻草一样拉着我。我知道这样做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,但我更想给她送去生的希望,让她有信心战胜病毒。”皇姑二分中心站长张义龙和搭档的护士长潘晶,在转运路上使出浑身解数运用所学的心理技巧帮患者“解压”。“病人躺在负压隔离担架里,我们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交流基本靠喊,但我们坚持一直在跟他讲话,安慰他,他放松下来身体状况才会好。”

从1月22日到2月24日8时,沈阳急救中心共转运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病例185例,其中转运市内确诊病例27例,转运省内确诊病例31例,出动急救人员432人次,急救车行驶里程达12.8万公里。可以说,“120人”一直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阻挡疫情的屏障,用爱心给这座城市的冬天带来了无限的温暖。(记者 唐子匀 王勇)

版权声明 | 法律责任 | 隐私声明 | 急救网络 |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八马路137号 邮政编码:110006
网址:https://www.024120.org 辽ICP备15000183号-1
CopyRight © 2013-2024 沈阳急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
返回顶部